第384章 347:造梦者(1 / 2)
第349章 347:造梦者
五月的京城,春深夏浅,阳光和煦。
但比天气更热的,是五一黄金周结束后,在全国各大媒体上持续发酵的「闯关东影视城」热潮。
5月10日,星期四。
仿佛约定好了一般,从全国性的《中国青年报》丶《经济参考报》,到各省市的权威媒体如《辽省日报》丶《齐鲁晚报》丶《羊城晚报》丶《钱江晚报》丶《扬子晚报》丶《京城晚报》等,均在显要版面刊发了关于「五一黄金周,『闯关东影视城』现象级火爆」的深度报导和分析文章。
这些报导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旅游新闻或娱乐八卦,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创新的高度。
《中国经济报》的头版文章标题尤为醒目:《「影视IP+沉浸式体验」引爆黄金周,沈城闯关东影视城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
影视IP是王盛接受专访时提出的概念。
文中引用了一系列经过「初步统计」的惊人数据:
「『五一』七天长假,位于沈城棋盘山的『闯关东影视城』(东北影视文旅基地一期)累计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接近8万人,最高单日客流量更是逼近10万大关,远超国内绝大多数传统知名景区……」
「初步估算,影视城门票直接收入超过2200万元。其带来的辐射效应更为惊人,带动沈城及周边区域餐饮丶住宿丶交通丶零售等相关产业综合收入,预计高达3.8亿至4.2亿元人民币……棋盘山附近酒店入住率在黄金周期间持续爆满,平均房价较平日上涨超过80%……」
「该项目直接及间接创造临时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从景区管理丶NPC扮演丶特色餐饮到安保丶保洁丶交通疏导,极大地拉动了地方就业……」
这些数字,在2001年的中国,无疑是天文数字,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章进一步分析:「『闯关东影视城』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精准地抓住了热门电视剧《闯关东》所引发的全民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将虚拟的影视世界转化为可触摸丶可参与丶可体验的实体空间。
其首创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如『朱家院落』生活体验丶『金沟河』安全淘金丶『元宝镇』街区角色扮演等,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显着增加了二次消费和滞留时间……」
……
《经济参考报》则从产业经济角度切入,标题是《「影视杠杆」撬动区域经济,一个新文旅模式的崛起》。
文章指出:「『闯关东影视城』现象,标志着中国文旅产业正在从传统的『门票经济』丶『观光经济』向『体验经济』丶『IP经济』升级。
它成功地将文化内容(影视剧)转化为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影视播出-观众共鸣-旅游体验-消费延伸-口碑传播-影视再升温』的良性闭环。
这套以优质影视IP为核心,以沉浸式体验为手段,深度绑定地方文化资源,实现影视丶旅游丶商业丶地产等多业态联动发展的模式,或许将为正处于探索期的中国主题公园和文旅地产行业,提供一条全新的丶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