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新式军队的缔造者(2 / 2)
虽然大家的起步都是副总旗,但是京营刚刚建立,营部本身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所以营部的各机要部门,也会从下面借调军官来干活。
武监生能写能算,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比起基层军队,营部的办公生活条件都好太多了。
而且正如赵伦说的那样,在领导面前晃悠更容易得到晋升机会,军官们都想尽办法调入营部。
听着同学们艳羡谁又借调到营部了,李如松就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是李如松也知道风气如此,军中同样也有竞争,这样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就在他觉得烦闷的时候,突然见到了一个熟人。
「朱班正?」
朱时坤看向李如松,连忙和他打了一个招呼,接着说道:
「李班正稍待,我去给陈统兵送个文书,马上就下来。」
李如松知道朱时坤的身份,他这样的身份自然能挑选去处,留在营部也不稀奇。
不一会儿朱时坤从营部大楼下来,对着李如松说道:
「马上我还要赶回卫所,李班正如今在营部吗?」
「不是,我是来营部送信的,朱班正也不在营部?」
朱时坤笑了一下说道:
「我应该在营部吗?」
「这,不是大家都觉得在营部好吗?」
朱时坤笑了一下说道:
「若是挑好的地方,那我直接去禁卫军不好吗?」
李如松这才想起来,还有禁卫军这号存在。
禁卫军戍卫皇宫,名义上是京师新营的下属,实际上是独立的。
很多勋臣子弟,都去了禁卫军中,当年朱时坤也曾经向李如松询问去处,纠结要不要去禁卫军。
李如松面露喜色道:
「我马上也要赶回卫所,朱班正如今在哪里?」
朱时坤说道:
「安南军,骑兵卫下第三总旗。」
兵部简并了军事体系。
京师新军的大营下设四军,克虏军丶镇北军丶安南军和禁卫军。
除了禁卫军外,每一个军下设置三卫。
卫是按照兵种来分的,分为骑丶步丶炮三卫,还专门设一庶务卫,负责后勤军纪军医之类的工作。
一个卫下面就直接设置总旗了,日常训练都由总旗负责。
李如松也报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
「克虏军骑兵卫下第十五总旗!」
两人都在基层,李如松反而觉得和朱时坤更有共同话题,也觉得亲近了不少。
两人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李如松问道:
「朱兄为何去安南军?」
朱时坤老老实实的说道:
「是我央求家兄去问了苏翰林,苏翰林说了,近些年来可能出现战事,动用大军的就只有安南军了。」
「什麽!?」
这下子李如松震惊了。
但是仔细一想,似乎苏翰林的预测也没问题。
蒙古人已经被戚继光打断了脊梁,如今蒙古的可汗们,最热衷的就是和大明做生意。
赵伦就是从大同来的,按照他的说法,留在大同军中,这十年都别想打仗了。
自己父亲就在辽东,随着通辽棱堡建成,割断了辽东和草原的联系,加上朝廷的新火器投入,辽东女真的声势越来越小。
按照父亲的说法,辽东日后就是「小仗不断,但是大仗没有」的状态。
辽东的战争,大概都是治安战和剿匪战为主了。
唯一不安宁的,可能就是西南了。
云南黔国公府的那档子破事,体现出朝廷对于西南的控制力下降,这些年来土司叛乱不断。
也许正如苏翰林预测的那样,以后几年如果大明还有大战,那就只能是西南了。
李如松有些羡慕,他又问道:
「安南军中也有骑兵吗?」
朱时坤说道:
「安南军也有骑兵,但是骑兵的用法和我们在武监学的不同,要从头开始学。」
「有何不同?」
「南方多山,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基本上不可能,所以骑兵多以哨骑为主。」
「但西南的地形复杂,哨骑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没有哨骑的情报,步兵很难开展作战。」
「所以哨骑反而在安南军中最为重要,很多将领都是哨骑出身。」
「安南军中对骑兵非常重视,要学很多侦查潜伏野外行军的内容,过些日子我们还要去太行山上训练。」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时候突然有人喊道:
「朱世兄!」
朱时坤回头,见到了沐昌佑。
沐昌佑是现任黔国公的亲弟弟,原本他是要入学武监的。
但是也不知道黔国公府用了什麽办法,直接将他塞进了禁卫军中。
这种一天武监都没读过,直接入职禁卫军的行为,让朱时坤非常厌恶。
朱时坤只是简单的和沐昌佑打了招呼,就以军营有事拉着李如松离开。
「朱兄,那是禁卫军的军服吗?好威风!」
禁卫军是戍卫皇帝的禁军,日常都是穿定制的军礼服的。
朱李二人这种基层军官,平日里为了方便训练,都是穿普通军服的,就算是他们也配发了军礼服,也没有沐昌佑华丽。
朱时坤介绍了一下沐昌佑,又讲了他的事情,李如松脸上也露出不屑的表情。
朱时坤说道:「李兄,你不觉得那沐昌佑很像是云南的一种动物吗?」
「什麽?」
「孔雀。」
「哈哈哈。」
两人几乎同时笑出声来。
两人最后还是分别,约定休沐日一起出营。
等到离开后,李如松喃喃道:
「有人死活要从云南来京师,有人却要从京师去云南,这世界可真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