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329:航向(1 / 2)
第331章 329:航向
2001年1月15日,星期一。
京城的天空是冬日里特有的铅灰色,乾燥的冷风沿着高楼间的缝隙穿梭。
位于东三环的京信大厦在晨曦中矗立。
上午八点五十分,占据了整个九楼办公区的盛影传媒有限公司,已然是一派紧张有序的景象。
走廊里脚步声匆匆,抱着文件的身影在各办公室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丶混合着期待与肃穆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位于走廊尽头的那间大门紧闭的大型会议室。
今天,在这里将召开盛影传媒2000年年度总结暨2001年工作规划会议。
八点五十五分,参会人员开始陆续入场。
会议室内,椭圆形的长条会议桌光可鉴人。
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统一的文件夹丶笔记本和一瓶矿泉水。
投影幕布已经降下,调试好的投影仪发出微弱的光晕。
会议记录员——总经办的两位年轻干练的女性职员,已经坐在了侧后方负责记录的座位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首先进来的是资金财务部总监陈玉,她今天穿了一套深灰色的职业套装,显得格外利落。
她身后跟着资金财务部的几位副总监和核心骨干,其中包括从京城财政局退休返聘的副局长,老爷子精神矍铄,与陈玉低声交谈着几个数据。
资金财务部汇聚了不少从京城高校丶京城衙门借来的人手,很稳。
紧接着,人力资源部总监庞国威也带着副手走了进来。
庞国威自盛影传媒组建人事部之后,便一直担任这个职位。
庞国威在人事系统工作多年,面容和善却自带威严,他微笑着与先到的人点头致意,然后在自己位置上坐下,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面前的名牌。
人事与财务,是王盛牢牢掌控公司的两大基石,这两位总监的位置也因而显得尤为关键。
随后,各业务板块的负责人纷至沓来。
院线级电影事业部总监郭亮,原北影厂生产部门的干将,此刻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又难掩兴奋,电影《假结婚》的前期筹备丶制片管理主要由他的部门负责,破亿的成绩有他一份沉甸甸的功劳。
电视电影事业部总监苏阳,相对年轻些,但眼神中充满干劲,电视电影依然是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和人才练兵场。
婚礼电影事业部总监陈良,是和盛影劳务常务副总赵兵(小兵)一块来的。
他们与相熟的陈玉等人用力地握了握手,安静地坐到了自己位置上。
婚礼电影事业部是刚组建的新部门,私人订制丶金禧典藏丶影像记忆三项业务,全都划归到了这个部门。
将金禧典藏和影像记忆业务推向全国,是陈良履新后的首要重任。
院线电影宣发事业部总监杨华涛,原是北影厂发行科首任科长,这位发行界的老前辈,在北影体系内德高望重。
他缓步走入,步伐沉稳,不时与起身问候的年轻人们点头回应。
宣发事业部里那些北电管理系的「娃娃兵」们,对这位老科长是既敬且畏。
他的副手,一位北电96届管理系的年轻骨干,紧跟在他身后,手里抱着厚厚的宣发数据报告。
公共关系部总监王志,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风度翩翩。
他进入会议室后,先与杨华涛打了声招呼,然后便与相熟的管理系师弟师妹们低声谈笑,显得游刃有馀。
他是盛影系内部「北电管理派」的一面旗帜。
有点家世背景,但不多,其父亲原是京城一位副厅级干部,前些年去地方任职了。
影视衍生品事业部总监高卢,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学者或官员。
他与借调自其他衙门的同僚低声交谈着。
信息技术部总监江长河是最后几位进来的负责人之一,他穿着休闲夹克,与周围西装革履的氛围略有些格格不入,但眼神中闪烁着技术精英特有的专注。
他的部门是去年新设立的,主要为公司内部的网际网路化办公提供技术支持。
接着是子公司的代表进场:光线传媒的两位核心——电视内容事业部总监王长钿和执掌艺人经纪与电视长剧事业部的蔡怡浓联袂而至。
王长钿务实沉稳,蔡怡浓精明干练,他们代表着盛影系在电视内容领域的扩张。
盛世影院管理公司的常务副总赵诚,从中影借调而来,负责具体执行院线影城的运营管理。
他进来后,先与郭亮丶杨华涛等与院线业务密切相关的负责人寒暄了几句,讨论着公司春节档要上映的电影。
最后,盛影传媒艺人经纪部兼总经办总监丶公司副总李婷婷快步走入。
她今天身兼数职,既是参会者,也是会议的重要组织者。
她迅速扫视了一圈会场,与会议记录员确认了一下设备,然后走到紧邻主位的位置坐下,低声与旁边的陈玉确认着某个流程。
九点整,会议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