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 名望为炉,贪欲为炭(更)(1 / 2)

加入书签

第93章 名望为炉,贪欲为炭(+更)

王体乾思虑既定,就不再犹豫。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开口道:「奴婢这几日,已将手下缇骑校尉尽数散布于京中各处,明察暗访,多有所得。」

「自陛下于朝会之上申斥百官贪腐以来,京中诸臣,反应各不相同。」

「有闭门谢客,谨守门户者,如刑科都给事中薛国观,便将所有上门送礼之人,尽数斥之门外,传为一时清谈。」

「亦有维持原样,阳奉阴违者,依旧迎来送往,只是行事比往日更加隐秘了些。」

「此外,原有阉党众人,多有惶恐不安,四处攀附寻路之举。不过他们找到几位阁老府上,均是闭门不纳。」

说到此处王体乾顿了顿,补充道:「也有一部分,找到了奴婢这里,或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那里。」

他不经意地点了一下:「凡是到奴婢这里的……奴婢也是一概闭门不见。」

「最后,倒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涌到了之前暂代刑部尚书的刑部左侍郎,陈九畴的府上。这位陈大人,几乎是来者不拒。」

「其馀众人,则或按座师门生,或按同乡之谊,彼此串联,往来频繁。」

「各家府上纷乱嘈杂,难以一一赘叙,奴婢已将其整理成册,呈请陛下御览。」

说罢,王体乾从宽大的袖袍中,恭敬地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由高时明转呈上去。

朱由检接过来,认真翻看一番。

册子做得极为详实。

虽然各府密谈的内容无从得知,但已精确到某日某时,何人携带何物,从何门而入,前往何府觐见,逗留了多久。

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总体来看,他那一番反贪口号,有点用,但果然用处不大。

至于官员之间互相串联结党……他倒觉得再正常不过。

人情所在,利之所趋,虽圣人不能免。

这天下,归根到底是由人构成的世界。

有人,便有人情世故,有门生故旧,有乡党同僚。

指望朝堂之上尽是些不拉帮丶不结派的纯粹孤臣,那是痴人说梦。

他可不是崇祯,会天真地相信世上有绝对的孤臣,然后因为发现「孤臣」的真面目而大发雷霆。

结党,问题不大。

只要不让他们在核心的利益与思想上形成足以对抗皇权的合力,那便无伤大雅,甚至这份结党刚好可以为他所用。

他「啪」地一声合上册子,目光落在王体乾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赞许。

「体乾,你果然深体朕心。」

朱由检的语气温和,有如春风化雨。

王体乾闻言,再次从锦墩上滑下,拜伏于地,声音已带上了几分哽咽:「为陛下分忧,乃奴婢本分!」

朱由检扬了扬手中的册子,将其递给一旁的高时明。

「高伴伴,将这册子上的信息,都更新到百官的浮本之上。」

「后续体乾那边送来的情报,朕阅览之后,也都交由你这边汇总更新。」

「微臣遵旨。」高时明躬身接过。

朱由检又道:「你再将这份册子中,涉及贪腐往来的部分,抹去具体人名,只留官职与事由,单独摘录一份。」

「然后,连同薛国观的奏疏一起,发给国普与景辰看看。」

朱由检顿了顿,开口说道:「顺便带上朕的口谕。」

「既然要反贪,总要知道如今天下有多贪。不然反什麽?从何反?反到什麽程度?」

「如今六部丶科道,地方,通常的常例部分是多少?非常例的部分又是多少?」

「如果要反贪,该从哪些衙门丶哪些人开始,才能敲山震虎,事半功倍?」

「各级官员维持一份体面的生活,需要多少俸禄?」

「如今朝廷发下的俸禄,还差多少?如果要足额补齐,国库一年要多开支多少银钱?」

「还有,我大明惩治贪腐的律法,如今是过严了,还是过宽了?是否需要重新修订?」

朱由检想了想,补充道:「暂时就这些吧。让他们把这些问题,一条一条想明白了,写清楚了,再把方案递上来!」

「微臣遵旨。」高时明再次领命。

朱由检这才将目光,重新转向王体乾。

「体乾,朕今日唤你入宫,原本却不是为了此事。」

说罢,他朝高时明示意了一下:「你与体乾说说,朕打算修缮京中道路,并让百官捐俸一事的前因后果吧。」

「是。」

……

片刻之后,高时明言简意赅地讲述完毕。

王体乾跪在地上,沉默了片刻。

他能嗅到,这看似利国利民的善举背后,隐藏着不同寻常的机锋。

他抬起头,试探性地问道:「陛下……陛下可是觉得,百官捐俸之举可行,只是……应当让各人——量力而为?」

朱由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不错。然而,各人所『力』几何,就需要体乾你来帮忙判断了。」

「朕会下旨,所有捐俸的官员,都统一到你那里交纳银两。」

王体乾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犹豫了片刻,又大胆地补充了一句:「不知……这『力』,当为几何?是当尽其全力,还是……只尽半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