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4(2 / 2)

加入书签

地上的路铺了石子,窦娘子后知后觉想起来,说道,“村里的男子不是都去谷凿路了吗?铺路的石子就是谷里运出来的。”

这个时候,地里干活的人还没收工,穿过村子就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

窦娘子吆喝,“十九娘回来了。”

霎时,地里的人齐齐抬头,笑容满面的跑过来。

“十九娘,你这次怎么走了这么久?地里的菜蔬都割了种上新的了……”

“咱们村的鸡下蛋了,村长天天唠叨要给你煮鸡蛋吃呢,再不回来,鸡蛋都坏了…”

“你阿奶天天念叨着要去找你,你四奶奶被她烦得不行,丢了灶房的活跟我们挖地来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梨花被围在中间,莫名鼻酸,“四奶奶呢?”

“牵着牛回去了,你堂伯说树根太重了,赶了五头牛出来帮着驮东西,你四爷爷他们做出了犁,咱现在只需要挖树根,犁地就让孩子们干。”

你一言我一语,还没到树村,梨花已把村里发生的事儿了解得清清楚楚的。

峡谷那边酿出了酒,村里的路铺了石子,李解他们去山下收了一波粮。

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

踏着夕阳的余晖,终于到了石洞,堂婶她们住在隐山村,隔两日才回来,所以石洞不住人了,竹席被褥通通收走了,只了几个箩筐。

洞口的灶没拆,都落灰了。

第142章

瞧着萧条荒寂的景,硬是让叮叮砰砰的凿石声给冲淡了。

已是傍晚,凿石声断断续续的,该是有人收工了。

赵铁牛上前喊人开门,门开后,梨花先跨进去,顿时,错落的茅草屋跳进视野里。

往前几米,谷里的景象更是一览无余。

草木比往日稀疏,庄稼蓊郁又茂盛,清澈的溪水边,几株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

“桃子熟了,你四爷爷说等你回来后才能摘来吃。”今日看守此处的是赵炉,看到梨花,他激动得红了脸,“三娘,站吊篮里,我放你下去。”

石梯旁,约三米长宽的木篮用绳索吊在两人高的木桩上,木桩顶固定着圆滑的铁饼,木桩底杵进巨大的石头里。

赵炉抓着绳索,眉眼飞扬,“李解在戎州弄了一堆铁器回来,整理这些铁器时,有个小兵认出铁饼的用途,告诉老木匠后,老木匠就造了这个吊篮,往后进出山谷就不用走石梯了,牛马进出也方便...”

赵铁牛跃跃欲试,谁知刚碰着栏杆,吊篮就晃起来,吓得他急忙缩回手往谷底看,“不会掉下去吧?”

“不会。”赵炉沉下重心,紧紧握着绳索,“你们都站进去,保管让你们安稳落地。”

赵铁牛不信,后退两步把刘二往吊篮推,“你去试试,我走石梯。”

刘二身形微顿,迟疑,“我也走石梯吧。”

他把箩筐放进去,感觉脚下的板子在颤,一个大步跨了出去,脸都白了。

见状,赵广从把背篓往地上一杵,撒腿就跑,“刘二,我去底下接你们啊。”

除了梨花,其他人都怕这晃悠悠的木篮。

赵铁牛更是跑去底下伸着手随时准备接梨花的姿势,赵炉笑他,“我还能摔了三娘不成?”

赵铁牛神色紧绷,没有回话。

待木篮平稳的落在地上,他才松了口气的看向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