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8(1 / 2)

加入书签

军营的情况,盯着梨花。

梨花紧紧抱住赵广安手臂。

赵广安哭着道,“在路上看到这女娃可怜就带上一起,她好像脑子不好使,将我认成她阿耶了。”

现如今,谁不是家破人亡?

妇人露出怜惜之色。

赵广安则趁机跟那名男子套近乎,“鄙人姓李,兄台贵姓啊?”

两人都是在军营当差,但差事不同,没见过面实属正常,而且军营里李姓最多,对方更不会起疑了,回道,“周,家里排行老三。”

“周三兄!”赵广安颔首,“你们损失了多少人?”

“除了我和两个生火的,其他人都没了。”周三郎看他衣服破破烂烂的,“你去哪儿弄成这样了?”

“路过一个村子,去村里找的。”

谁晚上睡觉穿得这么严实啊?

周三郎见梨花灰头灰脸的,没有怀疑她的身份,哪怕她抱着小锄头,也只当她脑子坏了。

岭南攻占戎州后,疯癫的人比比皆是,他已经习以为常了,他问赵广安,“这趟回城,少不得要被上面怪罪,你可想好了怎么应对?”

“我找不到百户人,只能回城了啊。”

不愧是常年泡茶馆的,赵广安谎话信手拈来,不忘套对方的话,“你呢?”

周三郎目光闪了闪,点头道,“我想的和你一样。”

梨花观察他的表情,轻轻扯赵广安衣袖,示意他对方说谎了。

赵广安面上波澜不惊,“谁都不知道会发生天灾,不知城里怎么样了?周三兄,现在城门盘查得严,你可带了进城凭证?”

梨花手里有过所,他们扮成益州百姓的话刚好派上用场,这不升官了吗?用那份过所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了。

周三郎心下明了。

哪怕对方也是军营当差的,但没有证明身份的凭证照样回不了城。

看对方满脸期待的望着自己,周三郎的手无意识的抚摸了下胸口,“跟着我吧。”

正好,他有件事想托对方帮他办。

他们聊得投机,到城门时,梨花突然跑向前面的两人,朝受伤的妇人喊阿娘。

妇人先是一愣,然后哭起来。

城门已经聚集了不少难民,乌泱泱的人,井然有序的拍着队进城,梨花看到守城的士兵比上次来的时候多,愈发攥紧度人的衣服。

妇人瞥她一眼,同搀扶她的人说,“如果不是我睡得沉,大娘她们就不会死,都怪我。”

“她们知道你尽力了,不会怪你的。”她看梨花可怜,于是,当士兵问梨花的身份时,她帮忙答了句,“我侄女。”

衙门有各个村的人口记载,但只有数量,没有长相,官兵发放了一块木牌给她,“拿着这块牌子去衙门领粮,完了就回去,别在城里逗留。”

“好。”

赵广安担心跟梨花走散,亦步亦趋跟在两人身后。

官兵检查周三郎的凭证后,眉头紧皱,但没让两人进城,“这事节度使已经知道了,你们先回去等候。”

眼看着梨花随人进了城,赵广安急了,“隧道塌了,去哪儿等啊?”

周三郎还想回家看看妻儿,也有点慌张,“是啊,山里有戎州难民,就我们两,如果被抓上山多俘虏怎么办?”

戎州抓了几十名俘虏在军营不是什么秘密,赵广安连连点头,“对啊,我是益州人,可不想为荣州人卖力,你行行好,就让我们进去一趟吧。”

“你家人在城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