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139河阳之战(一)(1 / 2)

加入书签

第142章 139河阳之战(一)

黄河南岸,两军对垒。

单就明面上的形势来说,晋军陷入了明显的劣势。

将士们口乾舌燥,疲惫极了。

但他们都很清楚,这时候不能后撤,否则,魏军骑兵在后方掩杀,必是一场溃败。

就算侥幸逃回营寨,也逃不过刘义真的军法,倒不如留在原地,依托车阵丶拒马等障碍物进行防守,等着伏兵一锤定音。

刘义真埋伏在军营中的万馀精锐,同样是他们敢于留在战场的底气。

「世子赏罚分明,富贵就在眼前,只待诸位自取!」

段宏在阵中激励将土。

战场嘈杂,不是所有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好在自有军士传话,众人强打精神,但就算打了鸡血,也因为体力问题,注定不耐久战。

若是战,必将以普军力竭败退而告终。

奚斤同样明白这一点,他发现晋军没有如自已预料中一般惊慌失措,反而稳住了阵脚后,赶忙让人叫来了于栗,指着晋军侧翼的骑兵道:「你务必要击溃晋人的骑兵,无需追击过深,只是将他们逐出战场即可,而后迅速回师,阻断敌军步兵的退路。」

段宏是有骑兵的,不多,仅三千骑而已,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兵源来自于士族捐献的部曲,士族组建部曲是为了守卫坞堡,自然是以步兵为主。

若非刘义真当初强调务必是精锐,只怕渭南士族还舍不得把仅有的骑兵交出来。

奚斤暂时没想吞掉晋军的骑兵,倒不是因为他善,而是就算放这支骑兵逃回营寨,也影响不到大局,等到魏军消灭晋军步兵,围攻营寨的时候,下马守营的骑兵甚至不如步兵。

「山阳公放心,我观晋人骑卒,绝非精锐,破之不难。」于栗拍着胸脯,许下豪言壮语。

晋军缺乏优秀的骑兵将领不同,北魏则是以骑将为主,而于栗更是其中的依依者。

奚斤对此深信不疑:「诚如镇将所言,战后必推镇将为首功!」

「山阳公尽管拭目以待!」说罢,于栗策马而走。

回到本阵,他与副将分领步骑,其中,骑兵六千,步兵四千。

于栗吩叮嘱道:「不必强攻晋军步阵,以袭扰为主,待我击溃骑兵,断敌后路,其众自溃。」

「诺!」副将答应一声,见于栗没有了吩附,赶忙退回自己的位置。

于栗握紧了黑,此刻,他心情激荡,但也没忘了临战鼓舞士气:「儿郎们,看看晋人屏弱的骑兵,他们就是一群绵羊,而我们鲜卑人自小生长在马背上,论马战,我们会输给他们吗!」

「不会!」六千骑兵齐声高呼。

后方的奚斤听到呐喊,随即命人擂鼓。

激昂地鼓声荡漾开来,于栗禅高举黑类:「晋人已至绝境,成败在此一举,儿郎们,随我杀!

说罢,一马当先,带上六千鲜卑精骑朝晋军骑兵杀奔而去。

副将则领了步卒,保持着阵型前进,在他们身后,还有长孙道生的一万步骑。

韦士荣出自京兆韦氏,听奉宗族的命令,带二千部曲投奔刘义真,为其效力。

后来义从军重组,由于他马战功夫出众,且在泾水之战立有功劳,段宏于是将唯一的一军骑兵交到了韦士荣的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