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151秘籍在民间(2 / 2)

加入书签

他的长子谢华年,立于一旁。

「北疆国泰民安,河东常节度晋升武圣之境,我们或该退一退,免得树大招风,齐王殿下那边,也可规劝少许。」谢华年开口说道。

谢峦微微颔首,神情略有些担忧:「齐王殿下近来同姜氏,冲突越来越激烈了。」

虽然谢峦本人也同国相姜志邦有私人恩怨,但北疆平靖后,谢峦面对姜氏反而更退让少许,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谢华年这时的视线也落在地图上:「时隔不到两年,陛下便再次有意在西北方向动兵麽?」

谢峦:「陛下的想法,先东后西,先北后南。

东北和正北当前已经平靖,如果再解决西北方向的异族,那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对付西南了。」

西南石林国不大,但因为地域原因,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而雪原异族,更是如今大乾皇朝的头号外敌。

大乾皇朝先稳定北方边疆后,就要开始谋划着名再同西南边一大一小两个强力敌人重新争一次高下。

纵使不能彻底消灭雪原异族和石林国,也要争取在西南边疆打出至少几十年的太平光景。

对这个整体大方略,谢峦丶谢华年父子也认同。

只是他们不能只考虑对外。

此前种种迹象看来,当今陛下对灵州谢氏还是非常信重的。

但是,他最宠信的还是姜氏。

谢峦之所以对姜志邦一个三品大宗师面上退让,原因正在于此。

从当前情况来看,双方虽然常有小摩擦,但都无足轻重。

唯一问题在于他们同齐王秦太过从甚密。

燕王秦罗被正法后,皇长子齐王秦太眼下看来最得乾皇看重。

谢峦一方面本就同秦太相交于青年时,乃是多年的私人密友,另一方面同样需要考虑未来。

固然有燕王秦罗和幽州郡王张慕华丶平州郡王李崇文的前车之鉴,可如果齐王秦太将来能荣登大位,自然是另一番说法,如今主动切割,届时怕是不好见面。

只能说,当初年轻时感念于同袍上阵的情谊,已经同齐王秦太纠葛太深,没有成为当今乾皇秦泰明的孤臣,那麽现在就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但齐王殿下那边,谢峦该劝的自然还是规劝。

「河东常节度那边晋升二品武圣,也可以帮父亲分担北方的隐忧。」

谢华年言道:「燕然丶云卓都被重创,按理来说一年半载时间不够他们恢复元气。

但如果大乾对西北用兵,难说他们会不会有少数人马前来袭扰,浑水摸鱼。

有河东常节度盯着,燕然丶云卓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谢峦轻轻颔首。

片刻后,他视线从地图上收回,转而看向自己的长子:「你那里,准备得如何?」

谢华年答道:「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增补《岁时祭礼疏》容易,费时费力的是要到其他州郡去厘正各地祭祀规格流程。」

儒家武者修行,如果成就第六组「礼」之编钟,想要再向更高武道境界突破,则需完成相关历练:

参照古礼修订增补《岁时祭礼疏》,厘正各州郡祭祀规格流程,消弭僭越混乱。

虽然不至于要将全国各地州郡全部走遍,但整个大乾连关中京畿丶河洛都畿在内一共十五道,至少每一道都要选出几个州郡作为代表。

身为儒家四品宗师,谢华年修持儒家五常,主修者,正是五常之礼,当前积累六组礼之编钟。

他眼下距离三品大宗师之境,除了四品晋升三品的儒家修身典仪之外,还差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第六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

这项历练牵扯的人事丶时间还有地方太多太广。

谢华年此前一直辅助父亲处理朔方政务丶军务。

平靖北方的大战之后,去年他又主持内地民户迁来朔方。

直到如今,一切都走上正轨,他方才略微轻松些许。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谢峦言道。

谢华年视线重新看向地图:「眼瞅着西北便要再启战事。」

谢峦:「不忙,你先从朔方周围近处的地方开始,届时再细看环境。

何况二郎即将突破至四品宗师境界,或可为你我分忧,那样一来,你正好尽快完成历练,为突破三品做准备。」

想到灵性天赋层次也从上乘提升到入圣的谢今朝,谢华年面上亦露出笑容:「是,父亲。」

谢峦徐徐说道:「你成就二品儒家武圣在望,我谢家奠定文脉的曙光已现,这种时候固然不可急躁,但也需不断前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