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张一鸣:我姓亚历山大!(第三更!)(1 / 2)
第474章 张一鸣:我姓亚历山大!(第三更!)
眼见库克话语软下来,林易脸上立马绽放出笑容,右手抬起:「那说说你的条件!」
这句话,也让库克知道,面前这个家伙真的是一心一意在搞钱,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家伙会立马抛弃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人很麻烦,那也很不麻烦。
他身体前倾,平静地吐出一句话:
「仅限于你们自己,或者你们持股占大头的公司,持股比例必须高于50%,否则,都必须按照普通收费软体来计算。」
「你同意,那我们今天的合作就算达成!」
「你不同意!」
「我直接走,你敢把那些东西放给欧盟,我拼了这条命,也要和你同归于尽。」
将这句话说完,库克前倾的身体后仰,整个人靠在沙发上,双手很自然地搭到沙发两侧扶手上,右手食指,轻轻敲着沙发扶手,一副等林易破局的模样。
他敢这麽说,当然是有底气。
搞软体和搞硬体一样,未来都具有不确定性,但搞软体未来的不确定性,比搞硬体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大。
因为硬体的成本是固定的,人工费也是固定的,能组装到一起,就说明没有问题。
组装不到一起,那就是人工和零件有问题,可以逐个排查。
最后东西组装到一起,质量检测合格,造型不丑,就能拿出去卖掉,哪怕卖不掉,也可以打折销售,收回一定成本的。
而软体—
是根据需求来的。
有无数的软体公司都在搞项目,这些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项目,也许一个月前,在对应的方向有很多项目需求。
可是一个月后,有公司抢先一步,发布了同样的项目。
那后来者,就可以考虑洗乾净脖子,然后等死了。
当然,抢先发布的项目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需要投入人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
而且有些代码很奇怪,单独没有问题,凑到一起就有问题。
所以,一般人搞项目,都是先拉几个人一起敲代码,敲到后面,有成果了,那就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之后,开始搞钱搞运营,运营不下去,死,
而一般的公司搞项目,也是先拉几个人,划一个部门出来,敲代码,敲到后面,有成果,那就开搞。
项目运营不下去,也是死。
然后装作无事发生,继续换下一个项目,一搞一个不吱声。
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小米重工是一个重科研技术研发,在基础材料学,通信方面独树一帜的公司。
他们的技术能力很强,外界有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华夏官方放的一个手套。
明面上的人是这个林易,暗地里,还有更高层的决策团队。
这样的公司,如果放在自然领域的重点项目上,他们的行动能力会很强,能够很快出成果。
但如果开发软体,开发游戏,那可就太有乐子了。
仅仅是想像一下这个公司背后的决策层,坐在会议室,穿着正装,拿着那些调查报告,拿着那些祖胸露乳的游戏概念图,一本正经的讨论着。
库克心里就已经笑开了花。
搞吧!
一搞一个不哎声。
一亏一大坨!
亏了之后,面前这个姓林的家伙,就会被吊起来打,哪怕不被吊起来,他也得从这个位置上滚开。
想到高兴的地方,他嘴角微微弯起,露出一个微笑。
对面,林易眯着眼晴,满脸狐疑地打量着库克。
因为这家伙刚才说完那几句话后,眼睛就失去焦距,靠在沙发上自顾自的笑了。
也不知道他在笑啥。
想到高兴的事了吗?
心中吐槽一句,林易轻轻点头:「条件还行,我答应了。」
「当然,为了体现我合作的诚意,我愿意帮助库克先生,整顿好供应链,让库克先生,真正成为贾伯斯先生的继承者。」
「怎麽样?」
又一次听到继承者这件事,库克用手按了按眉心:「你给我闭嘴!」
「真的!」
「你能干得过富士康?」
「你在开玩笑?要不你拿一批单子给我,看看我能不能把富士康乾死?」
......」」
「你看,和你玩真的,你又不说话!」
.....
「如果你没意见,那我就叫我的法务了!」
「叫吧!把我的也叫进来!」
两个老大做好决定,法务就开始干活了。
等他们理到一半,库克端着一杯咖啡出现在林易面前,很认真的问道:「你刚才说,你也可以代工,真的吗?」
「是!」
「价格呢?我给富士康的价格是7美元,你自己看着报价!」
「15美元!」
「尼玛!」
「别骂,我可以向你保证,从我们工厂出去的产品质量,远超其他工厂,并且,在你们的计划报废期以内,不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出了计划报废期,也只会坏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点上面,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不久之前的一连串谈判,库克已经领教过林易的那些消息。
所以现在从对方嘴里听到计划报废这个词汇,他并不意外。
他更在意的,是在计划报废周期内不出问题。
产品计划报废,是一个.一个.一个不可描述的问题。
如果按照非常客观的要求,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应该取决于这个产品的主体使用材质。
材料能用多久,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应该是多久。
但事实上是,只要这个产品一直在使用,没有坏,这个产品就会占据一个需求位置。
成千上方的产品从生产线上走出,需要有消费者购买,才能让钱流动起来。
这些产品卖不掉,钱就没法流动起来。
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毕竟通用电器当年可是生产过用了80年还在运行的氨气冰箱。
为了经济,全世界都在有计划地搞计划性报废。
苹果公司自然也不会例外,贾伯斯也没反对。
当然,事儿干得不能太糙,干得太糙了。
生意做不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