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勋贵们的野望(2 / 2)

加入书签

朱时泰的弟弟,武监骑兵科一班班正朱时坤,连忙向这个身穿白色孝服的年轻人行礼。

「世兄折煞我了,等我入了武监,世兄可是我的师兄了,可要多照拂为弟。」

沐昌佑语气谦卑,朱时坤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武勋世家的次子,从小就学会了韬光养晦。

家族爵位是兄长的,大明勋爵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写进《大明会典》的,即使父亲再疼爱自己,也无法改变这个继承顺序。

沐家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沐朝弼是熬死了自己的哥哥沐朝辅,又熬死了两个侄子沐融和沐巩,这才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

这还是因为沐家远在云南,两京的勋臣谁家敢这麽玩?

朝廷中那些文官,可都等着给勋臣除爵呢。

沐昌佑是沐朝弼的儿子,摊上这麽一个爹,估计小时候日子比自己更难受吧。

成国公朱时泰说道:

「昌佑这次入京,本来是奉其兄长黔国公之命,向朝廷告罪的,没想到刚到京师,朝廷就给南京去了圣旨。」

朱时坤立刻明白了。

沐昌佑原本是被兄长派来,替父亲沐朝弼告罪的,但是朝廷这麽快就处理了沐朝弼。

沐昌佑发现不用自己走动,就完成了任务,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兄弟这个抽象爹,着实是个祸害,但是身为人子,又无法反抗。

自己的兄长还好,他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还可以不理会亲爹的无理要求。

但是沐昌佑就不行了,他动辄被沐朝弼打骂,沐朝弼将爵位被夺的怨气都发泄在儿子身上。

原本祖母还能庇佑一下他,但是祖母重病后,沐昌佑就没了依靠。

然后就是祖母去世,自己那个抽象爹来了这麽一处扶灵入南京。

黔国公沐昌祚吓得半死,他知道父亲的性格,派谁也追不回来,乾脆将弟弟派往京师向朝廷请罪,希望能从轻发落父亲。

沐昌佑一路急行,等到了京师的时候听到消息,朝廷已经处理了父亲。

这个处理结果沐昌佑是十分高兴的。

能让自己那个抽象爹在南京守孝三年,家中能有三年安宁。

三年时间,也足够兄长梳理黔国公府的势力,驱逐父亲的影响力了。

于是沐昌佑又改变目的,在京师串门,和其他勋臣子弟拉近感情。

他听说了武监的事情后,立刻求到了定国公府上。

这等小事,徐文壁大手一挥,就安排沐昌佑作为新生入学了。

沐昌佑又打听到成国公的弟弟已经在武监读了一年的书,于是又带着礼物来成国公府上拜见,拉进和朱时坤的关系。

寒暄了一阵子后,朱家兄弟送走了沐昌佑。

回到屋内,成国公朱时泰笑道:

「这倒是个聪明人。」

朱时坤点头,认同兄长的说法。

如今京师勋臣都知道,将子弟送到武监去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今年和去年不同了,定国公亲自坐镇,兵部负责考核,达不到武监入学要求的勋臣子弟一律不得入学。

就算是过了定国公和兵部这关,后面还有苏泽这个教务长在。

京师的勋贵们都后悔不迭,去年入学容易的时候,为什麽不把子弟送入武监去?

两兄弟回到屋内,成国公朱时泰挥挥手,管事的立刻退下去。

整个房间就剩下兄弟二人之后,朱时泰说道:

「二弟,我想让你毕业后去禁卫营。」

「禁卫营?为何要去禁卫营?」

朱时坤十分不解。

当年父亲安排自己入武监,不就是为了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吗?

去禁卫营给陛下守宫门?

这不是勋贵子弟都能干的事情吗?

自己好不容易从武监毕业,还要去干这个活儿?

面对弟弟的不解,朱时泰说道:

「你不会以为,禁卫营就是给陛下戍卫吧?」

朱时坤点头。

朱时泰说道:

「禁卫营是陛下的近卫,是近臣。你这些年也读了书,可知道宋代的枢密院吗?」

朱时坤愣了一下。

朱时泰又突然问道:

「内阁是什麽?原本只是协助陛下处理机要的近臣,到了今日才成为宰执。」

「那内阁能宰执群臣,是因为什麽?还不是因为他们能近侍陛下吗?」

「原本吾等勋贵以红盔将军身份驻扎皇宫,也是为陛下参赞军机。」

朱时泰叹息道:

「可惜自土木堡之变后,武勋的武脉断绝,加上内阁势大,才逐渐沦为戍卫之臣。」

朱时泰看向弟弟道:

「但是尔等不同!」

「你们在武监读书,完全可以为陛下参赞军务!」

这下子朱时坤都傻了。

这就是兄长要让自己去禁卫军的原因吗?

仔细一想,兄长说的也有道理。

土木堡之变后,勋臣子弟沦为皇帝的值戍之臣,还不是因为勋臣自己堕落,没办法给皇帝提供有效的军事意见。

但是经过武监这些时间的学习,朱时坤感觉自己提升飞快,就算是达不到前线将领临阵指挥的能力,做个纸上谈兵的军师参赞问题不大。

朱时坤不是傻子,他也明白,如果真的这麽做,那就是和内阁和兵部争权。

勋贵不愿意安享富贵,要染指军政,那文官也绝对不会再和以往那麽客气。

而这个禁卫营,必然也会成为文臣攻击的对象。

成国公朱时泰倒是也很淡然说道:

「武监不能留宿在外,你回去好好想想。」

「武监内有同道,也可以和他们商议,为兄会帮你们安排到禁卫营。」

朱时坤怀着心事返回武监,在校舍门前遇到了出来散步的李如松。

「朱班正?」

见到李如松,朱时坤思考了一下,走过去说道:

「李班正,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议。」

「?」

两人来到校场,等李如松听完了朱时坤的话后,他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

禁卫营?枢密院?参赞军务?

这就是勋臣所谋的吗?

「李班正,你怎麽看?」

李如松吸一口气说道:

「参赞军务这些事情距离我太远了,我是要去边军的。」

「但是朱班正你可以试一试。」

「教务长不是说了吗?如今乃是大争之世,大家都想着进,咱们武将还能再退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