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0(1 / 2)

加入书签

锂枝晶生长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

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会随着不断充电而不可遏制的继续生长,最终就会像锋利尖锐的叉子,刺破隔膜,接触正极,这种状态下,和一根电线连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没有区别,直接短路都是小问题。

有机的电解液都是易燃物,锂枝晶的形成会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阮成旭配合得当,将问题仔细剖析。

“锂枝晶经典案例,远的不说,当年的moli公司,他们的产品差一点创造了历史,但就是因为用了锂做负极,结果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结果导致NTT手机被召回,一度导致了moil公司的败落,后期宣告破产被收购,也和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为这个原因,锂金属做负极就被工业界抛弃了,因为枝晶生长造成的短路问题,让电池变成了燃/烧弹,“炸垮”了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企业。一个致命缺陷导致一家大型公司衰落,还当真是凶猛啊!”

W?a?n?g?阯?f?a?B?u?页?????????ě?n????0??????﹒??????

相比之下索尼就很聪明,直接用石墨做负极,推出锂离子电池迅速占领了市场,也就有了索尼的兴起!只是,替代品终究是替代品,上限是存在的。

“现在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石墨负极为主,我们通过产物LiC6计算可得,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不计较成本的话,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石墨烯技术将这个数字变成747mAh/g。

但是,相对于锂的容量是3860mAh/g,十倍的差距,从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直观感受下的,若是我们能在这领域做出突破,未来的前景,会是多么广阔!”

这个差距,正式吸引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无数材料研究室,飞蛾扑火,趋之若鹜,在锂电领域,不断前仆后继,投入重金尝试实验的原因所在,那是代表着上千亿,市场前景的庞大诱惑。

国际上,无论是私人公司板块,还是国际层面的版块,都没有停止,对锂金属做负极材料的研发。

“我们最开始的实验,也是类似的安排。从基本采用95.7%的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开始,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丁苯橡胶(SBR),集流体为铜箔。

石墨层在不同厚度上逐步趋向于优先,在90微米,正极活性材料使用LiFePO4,集流体为铝箔。

至于隔膜,用的是Celgard2325的三层隔膜,厚度也是在实验中测试出来的优选,25微米。这也是目前的主流!”

“所以,我们还是要在负极材料涂层薄膜上找出路!”这一年多的研究,他们也不是白干活的,“我们在这里,也做了多次尝试”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ī??????????n?Ⅱ??????5?.?c?????则?为????寨?佔?点

既然是集思广益,大家也都不怕出丑,各种想法逐一汇报而出,畅所欲言,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千奇百外的角度,不由得让吴桐和一起参与会议的成老含笑。

科研,需要这样的头脑风暴,活跃思维。科学用脑,要学会科学思维。这样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还能有所创造。科学研究,本就是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