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见姜时愿止步不前,司使又说道:“出关在即,时间耽误不得。”

姜时愿黛眉微蹙,虽心中隐隐有着不好的预感,但想着顾辞应该不敢如此放荡行事。

姜时愿扶着沈浔的手,踩上脚凳,钻入轿中,沈浔紧随其后。

紧接着姜时愿面色一白。马车内宽大开阔,漆壁下皆设了软塌和椅座,厢内博山炉中流香如线,吐出清雅的香气。

一脸笑意的顾辞,坐在正中,翘着腿,恣意懒撒地呷了一口茶,而后淡淡开口:“姜司使来了。”

他又转头问道位于下首的盛怀安和独孤忆柳,“向盛公子和独孤小姐介绍一下,这位在一处谋职也是在我麾下的沈浔、沈司使。”

“而另外一位.....”

他饶有兴趣地看着姜时愿道:“不如姜司使自己向盛公子和独孤小姐介绍吧。”

盛怀安面色惨然,仿佛在此地撞见姜时愿也在他的意料之外,掌心搓紧膝上靛青衣料。

独孤忆柳看着夫君鬓角生汗,掏出手绢,替他揩汗,细声问道:“怎么了,夫君?”

顾辞出乎预料的安排,让厢内四人面色各异、各怀心思。

姜时愿掌心发汗,顾辞究竟想干什么?

她看着顾辞,冷着脸:“顾处,这是何意?”

顾辞笑了笑,撑开手扇:“盛公子和独孤小姐正好同去洛州,本处只是邀着一起同行罢了,且独孤小姐在洛州也有根基和门第,彼此间正好有个照应,便于查案。” w?a?n?g?址?F?a?b?u?页?ī?????????n??????????5???????m

“盛公子和独孤小姐二人与沈府要案无关,不宜同行,万一....”姜时愿刚想出声。

顾辞径直打断,“谁说的无关?姜司使何不问问独孤小姐?”

第55章

午时哨声已响,校尉移开哨卡,接过顾辞手上的文牒,招呼放行。

车夫挥下鞭子,二马嘶鸣,马车径直驶离京郊外。

姜时愿闷不作声,安坐下来,听着车轱辘碾过细砾的响声,深深吐出一口气。

纵使她不愿与盛怀安夫妇呆在一起,可眼下既不能违抗顾辞的命令,又不能中途跳车。

她和沈浔坐在一处,恰巧对着盛怀安夫妇,她看着独孤忆柳贴心地给盛怀安揩汗、倒水,心里五味杂陈。

独孤忆柳似乎也察觉到了姜时愿的视线,率先打破沉闷的气氛,道:“其实我的手里有些关于沈府的线索。”

“什么线索?”姜时愿微微蹙眉。

姜时愿低头沉思,她走前曾在典狱翻阅过八年前沈府灭门惨案的卷宗。

当年,一夜之间,沈家上下百人惨遭灭口,就连妇孺长者也未曾放过,死状凄惨,大雨冲刷一天一夜才洗净青砖上的血色。

且杀手行凶之后,一把火将所有证据都给烧没了,几乎没能留下什么的线索。

而沈浔,唯一还活在世上的沈氏后人,当年也是因为鲜为人知的花魁之子的身份,才侥幸逃过一劫。

可惜,或许还知晓当年案件隐情的沈浔,被她从观音庙救下时,不知为何也失去了记忆。

沈府之案难度极大,几乎断了所有的线索,陷入僵局。

而如今独孤忆柳却说有新的线索?

独孤忆柳接着说道:“其实具体掌握线索的不是我,而是我的舅父,独孤遐。”

“你们也知道独孤家的根基在洛州,独孤之所以能成为八大家之一,是因为掌握着洛州所有的盐务、石矿、漕运,当然这些年来家业一直都由我的舅父代为打理。”

“舅父听说顾大人奉国公之命严查沈府灭门一案,遂给我寄来一封家书。舅父听闻典狱找到了飘零在外的沈氏之后。”说罢,独孤忆柳看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