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4(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说了,大人今日辛苦,特赐下御膳,请大人移步偏厅享用。”

赵丰年连忙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一边不忘冲御书房方向行礼。

李存善笑着引路,“大人不用担心去吏部的事,陛下召了吏部吴尚书呢,一会儿大人用完膳,直接跟吴大人一同去吏部,岂不便宜?”

赵丰年就知道了,这是李存善跟自己表达善意呢,皇帝的行踪谁敢透露,他能这样提醒自己,怕也是天元帝的意思。

明白了这一点,赵丰年又忙道谢,一边递了一包银子过去。

李存善笑容不变地收了。

用完膳,赵丰年被小太监引着往外走,果然撞见了也要离开的吴尚书,当即笑着上前行了礼。

“是赵大人呐,陛下也是看中赵大人,才特赐下御膳,去吏部衙门报道之事什么时候都可以,赵大人不必介怀,既然碰到了,正巧本官也要回吏部了,不如赵大人就跟本官一起前去如何?”

赵丰年自然应下。

吴尚书将人带到吏部,又上下介绍了一番,这才离开,倒是瞧不出是个什么态度。

而赵丰年这才发现,吏部这里面还有个熟人,不是顾子升,顾子升上回从北地回来,算是立了功,已经从吏部调去了刑部任侍郎。

“顾大人?许久未见,竟是第一时间为能认出,实在是失礼了。”

顾子昂脸色不太好看,朝着赵丰年行了一礼,“赵大人言重了,下官理应先来见过大人才是。”

顾子昂是赵丰年同榜的进士,一个状元,一个榜眼,如今,五年功夫,顾子昂已经来到了吏部任员外郎,看上去不过从一个正七品的编修到从六品的员外郎,却是很多翰林院庶吉士做不到的事,可以说,顾子昂确实是个努力的人。

不过,赵丰年这里觉得顾子昂努力,放在其他人乃至顾子昂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起初一榜的殿试前三,一个已经是正三品的侍郎,一个还只是个从六品的员外郎,哪怕后面的才是常态,也叫人忍不住唏嘘,至于还有个在翰林院挣扎的探花,就更加没有可比性了。

赵丰年刚回到京城就被天元帝召见,聊了一上午,还被赐了御膳,更是被吏部尚书亲自带到了吏部报道,这一桩桩的事无疑都在向朝廷表明,赵丰年入了皇帝的眼。

于是,一时间,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大小官员,纷纷来赵家贺赵丰年升官之喜。

甚至太子殿下也屈尊来到了赵家,而紧随其后的五皇子不甘示弱,跟太子来了个面对面。

对此,赵丰年只是淡定地接待了两位尊贵之人,无有偏向,这态度看得叫人心里直犯嘀咕。

无论是太子还是五皇子,都对赵丰年这番态度表示满意。

至少,赵丰年没有偏向太子。——这是五皇子心中所想。

赵丰年是傅青云弟子,就算是孤之同门,天然是绑在一起的,更何况还兼任詹事府詹事一职。——这是太子心中所思。

这样场面也再次坚定了巧娘、赵来贺买一个大宅子的想法。

只是,不等他们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