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2 / 2)
从府衙出来后,各县官员都十分喜悦,除了五树县。
“其实一石四斗已经不少了,冷假面,你也别灰心,毕竟知府大人不是说你们去年是一亩地八斗嘛,还是有所增加的,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你们五树县地挺肥的嘛,去年那鬼天气都有一亩八斗。”
拓九照例嘲讽完人上马,王师爷歉意地跟冷存真行了个礼,连忙跟了上去。
? 如?您?访?问?的???????????????不?是?ǐ?f?????ε?n?②????????????c?????则?为?山???????点
冷存真照样冷着一张脸,不知想些什么。
每个县都翻了个番,人家小河县去年六斗,今年一石八,何止是翻了一番,三倍都有了,而五树县土壤肥沃程度北地能排第二,要是全程跟着堆肥,怕不是也有一石七八了。
虽然就是这回,也有不少人家是后面补上来的,只不过还是要比五树县早,这才叫五树县落后了一截。
各县衙的人回到县衙后,百姓们自然也听说了其他几个县的情况,顿时便对五树县同情不已。
“要不是他们不听知府大人的,早就跟咱们一样了。”
“谁叫他们不信任知府大人呢,我们可不一样,早早就堆了肥的。”
“谁说不是,不过,他们晚了几个月都能有这么多,可见这堆肥有多好了。”
“我家今年也是一开始没用,明年就打算早早用上了。”
“我家也是!”
外头的人都替五树县的百姓不值,身在五树县的百姓知道了如此明显的对比,自然更加悔恨又不满。
悔恨于自己没有鼓起勇气坚持要学那堆肥,不满的是县衙门的不作为。
只是不等百姓们哀怨,便又马上来到了大豆收获的时候,各县百姓都要忙着进行了下一轮的抢收,五树县也一样,大豆是府衙发下的新粮种,所有人都是有担心又期待。
小河县跟沙沙县大豆种得最多,赵丰年特意留意着这两县的情况,甚至抽空的时候,找来了陆木匠,将连枷做了出来。
陆木匠只听说是一种农具,还不知道用法,见赵丰年带着东西要去小河县,连忙也跟了上去。
小河县这边,得知这是赵丰年做出来专门碾大豆的,都十分惊奇。
“还不止呢,这连枷可是我们大人小时候见家里人用大石碾子辛苦做出来的。”大胖乐呵呵地跟众人分享赵丰年“连枷神童”的故事。
众人也很给面子,直听得惊叹连连。
大豆都晒过了几日彻底干了,大胖亲自上手示范了一下,大家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陆木匠看的也十分满足。
赵丰年也是临时想到了这一茬,又想着顺道过来瞧一瞧,如今见何县丞安排人去仿制了,这才笑着准备回府城了。
“知府大人真好呐,还特意给我们送过来。”
赵丰年骑在马上,听到这话笑了笑,便带着大胖一起走了。
而陆木匠,何县丞担心小河县的木匠看不明白,特意请他留了下来,等晚些时候再送他回去。
“阿年,你听到了吗,如今百姓们都当你跟神仙似的,我前面去犁丘县还听百姓们说,你叫做赵丰年,肯定是天上管丰收的神仙下凡来了。”
赵丰年也笑,“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
“哪有,分明是你,教他们堆肥,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