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营收破千亿的顶级待遇!(1 / 2)
第934章 营收破千亿的顶级待遇!
1月29日,腊月二十四。
距离过年又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檀老板旗下的各大工厂已经有部分员工开始请假回家过年了,跟往年不同,今年檀老板没有要求高管们鼓励员工留守过年挣工资。
「钱嘛,赚不完的,不能每年都把员工给留下来过来,今年原则上鼓励员工回家过年,挣钱了总得回去风光风光。」
这可苦了张利,往年老板都是鼓励员工留下来挣三倍加班费,今年也不知道是抽了什麽风,包括老板自己都准备回老家过年,这可是少有的。
他印象当中老板应该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
「咱们的小宝贝都三岁多了,还没有回过老家,带她回去认认门呗,不然都不记得自己的老家在哪儿了。」
实际原因只有檀锦程自己才知道,不过却不便对人明言。
已经三岁多的檀槿沁,活脱脱跟小时候的檀锦悦差不多性格,除了有檀锦悦经常带她玩,受性格影响的原因,也有夫妻二人往这方面培养的原因。
按照行程,两天之后他们一家会先去义乌,在那边呆上两天,腊月二十九一早回老家,之后呆到正月初三离开。
也是在今天,工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公布了一系列促销消费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汽车下乡政策,具体的细则方面也好理解。
简单来形容就是农村户口在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之时,可以享受车辆价格10%的补贴,这里面的车型覆盖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车型,包括皮卡车都有。
价格的话大部分集中在8万元到15万元之间,按照这个补贴力度,在不迭加企业补贴的情况下,一辆车可以便宜8000元到1.5万元之间。
「企业想拿下更多的市场价格,怎麽可能不自己搞补贴呢。」
现实生活当中的这种补贴,不少都是有猫腻的,像是什麽先涨价再补贴这都是小儿科,里面猫腻多的是,实际上消费者得到的实惠是很少的。
大数据越来越成熟,如果包括双十一之类的各种所谓的补贴大战都猫腻很多。
「补贴开始之后,我们要对4S店等终端零售店做好监控,防止他们做出坏我们名声的事儿。」
过年期间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还是可以的,像是一些赚到钱想买车回家的群体还是不少的,今年有了国补加上企业补贴,这种大政策还是能促进一些汽车消费的。
檀锦程也算是半个出身农村的,对于农村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他的家乡,每到逢年过节消费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平常抽几块钱,十几块一包的烟,到了过年那档次就不一样的。
中华之类的是很常见的,汽车消费也是如此,在9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情况下,部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90后用户,是非常习惯于在过年之前购车的。
尉来无法保证每家4S店都守规矩,因为有一部分是供应商,但他也需要让大多数的终端零售店能够守住底线,尽可能的让这些优惠落实到用户的身上。
大数据是越来越成熟了,但是用户的消费智商同样也跟上来了,把用户当傻子的行为最终肯定会得到应有的报复。
「除了这个之外,就是财务这一块儿抓紧点儿。」
卖了上百万辆车子,部分车型的市场售价还不低,在市场普遍看好的2017年,尉来集团的营收最终没能如愿突破千亿元,大大出乎市场意料之外。
其实也简单,在动力电池业务体量还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冲击百万辆销量,尉来肯定是会在部分车型上对供应商让利的,给供应商的价格肯定是要比平时低一些的。
以牺牲一部分利益来换取百万辆销量,这就是尉来2017年的目的,在檀锦程以及尉来管理层看来,年度百万辆的销量纪录显然是比千亿营收要重要一些的。
千亿营收今年不行明年就可以,但是百万销量可不是谁都行的。
一旦进入到百万销量俱乐部,尉来就正式成为头部企业了,拿今年相比,尉来在营销上就可以打出百万销量的名头,这一听就是响当当的。
包括今年其实也是如此,因此这两年尉来的单车毛利润下降得比较明显。
去年前三季度的财报都是已经确定的,唯一不能够确定的就是四季度财报,但大致数据还是有的,因此尉来2018年的大致营收檀锦程还是知道的。
一句话,2018年度的财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的变化都非常的漂亮!
檀老板催促财务部门尽快完成2018年度财报的完整度,就是想像之前一样,在三月初就公布正式的财报。
尉来汽车在汽车整车业务(包含零部件)方面的总体营收是701.27亿元,净利润是50.27亿元,分摊到单车利润方面差不多就是一辆车赚5000块钱。
在为了冲刺销量而大量让利的情况下,这成绩算不得很差,跟国内一线自主品牌的单车净利润是差不多的,悦驰系列走的也是中低端路线,又要让利又要赚大钱怎麽可能?
不过到了2018年,由于销量结构的变化,超过107万辆的销量当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度上升,给尉来营收以及净利润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檀锦程看到的财报,尉来汽车业务板块全年营收1011.69亿元,超过40%的增长,净利润方面也是大幅度上升,全年69.615亿元的净利润,分摊到单车上是每辆车赚6500元。
无论是整体营收还是单车净利润,尉来在整个2018年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一季度悦驰销量大幅下滑之季,尉来就在积极调整营销策略,通过改革渠道,促销以及加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能力等等方面推升内在。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上升,给尉来带来了大量的营收占比,算下来每卖一辆ES8出去,差不多是两辆悦驰A1的营收,这也是尉来销量没见增长多少,但营收以及单车净利润大幅上升的原因。
「消费者有时候的形容也不算错,哈哈。」
檀锦程的手边就有着2018年度财报的数据,不去计算动力电池方面的营收,单只汽车板块的营收都足以排进车企前十名左右了,另外这个营收同样可以挤进浙省民营企业前十了。
如果再加上动力电池方面的,今年尉来集团的营收应该能排进浙省民营企业前五,在民营500强当中应该能排进第11名或者是第12名左右的样子。
至于说在车企当中,应该能排进第九名的样子,这是尉来集团根据今年各大车企业(包括零部件公司)前三季度的财报以及四季度财报测算出来的。
当然,檀锦程手里拿到的这份数据属于是内部数据,真正公布出去的数据会因为财务计算法的不同有一些出入,但是不管怎麽样,尉来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千亿集团了。
「也不能这麽说的吧,主要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要高一些,无形当中拉高了营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尉来的门店都是自营的。」
尉来的销售网络分为两部分,燃油车的销售网依照传统,经销商加4S店的模式,而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则是学习特斯拉,完全走自营路子。
当然,这不是说尉来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儿没有经销商,只不过是终端门店没有开放加盟模式,说起来这也要得益于前几年新能源汽车不好卖,檀锦程找了个藉口走自营路子。
彼时尉来在不看好的情况下自建渠道网络,当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之时,尉来的渠道优势已经形成,传统的利益商再想插足就很难了。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产品有太多的二道贩子,但是传统利益群体是很难打破的,包括当初燃油车经销网络上,檀锦程都考虑过走自营路子,但实在太难。
新能源渠道少了多道二道贩子,营收大部分归于集团,加上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效仿尉来以及燃油车这一块的让利依旧,尉来自己在新能源汽车渠道方面算是不会再有大的波澜。
真要说起来,尉来最大的经销商应该是魅族了,魅族2018年在原有3000多家线下门店的基础上,又增开了不少的线下门店,另外关闭部分经营不善以及规模不大的门店,优化渠道。
如今超过4500家的线下魅族门店当中,有三分之一是手机+汽车销售模式的,这三分之一的门店充当了尉来经销商的角色,同时也给魅族带来了一定的营收。
卖一辆车相当于卖出去几百台魅蓝了,销售利润以及提成方面都要优于手机业务,因此无论是魅族本身还是门店从业人员,对于推销尉来新能源汽车都不排斥。
反倒是原本尉来门店这一块,店员对于推销手机的兴趣不大,每推销出一部手机出去最多不过百来块钱,跟卖车完全没法比,若不是公司有一定的任务,估计都不乐意推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