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捅破窗户纸(1 / 2)
第359章 捅破窗户纸
时光飞逝,一晃又是一个月。
对吴国来说,过去的一个月,那是度日如年。
扬州丢失带来的恶劣政治影响,比预想中还要严重。
外部战场,前线噩耗频传。
倒不是官军突破了他们打造的防线,而是敌人不按套路出牌。
一面做出要从扬州丶苏州一线突破夺取南京,一面也分兵四面出击,专挑下面的州县下手。
知道敌人的计划,吴国上下还是无能为力。
敌军敢抽调兵力,不代表他们也能抽调兵力。
分兵过去救援,攻城战就变成了野战。
双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从日常训练到武器装备,再到军官综合素质,吴军全面落入下风。
哪怕有兵力优势,一旦两军在野外相遇,战斗还是会一边倒。
受知识垄断的影响,吴军将领遇到打过的仗,指挥还像那麽回事。
一旦遇上陌生战场情况,知识储备就不够用了,时常做出自认为正确的愚蠢决定。
现在围剿他们的官军,同之前遇到的官军完全不一样。
随便砍死几个人,官军不战自溃的美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
反倒是吴军这边,伤亡一旦超过一成,部队就有崩溃的风险。
只有少数精锐,能够承受两成以上的伤亡。
三线留守部队,更是不经打,经常一触即溃。
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吴国高层,兵贵精不贵多,将贵谋不贵勇。
在这轮对抗中,吴军没有再丢失重城,但临近前线的县城,却没有能够保住。
单纯看地图的话,现在的战场上,南昌是孤城丶九江是孤城丶徐州是孤城丶杭州也是孤城。
苏州即将变成孤城,庐州丶凤阳丶淮安等地下面的州县,也是接二连三的沦陷。
没有遭遇大败的情况下,吴国居然折损了二十多万军队。
兵力损失是其次,关键是战略空间,被压缩的非常厉害。
能够给吴国提供钱粮丶劳动力的地盘面积越来越小,现在全靠吃老本支撑。
长此以往下去,哪怕双方不进行决战,他们也会被拖死。
明知道呆板的防御战术,无法适应眼前的局势,吴国高层也无能为力。
战术调整说起来简单,棘手的是怎麽去落实。
越是复杂的战术,对指挥官的能力要求越高。
官军战术运用更加灵活,除了中高层将领本身知识水平较高外,李牧搞出来的基础军官培养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伪朝不断向苏州丶扬州两地集结重兵,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傅皓轩一脸疲惫的问道。
从广西起兵到现在,他东征西讨无数次,击败了无数敌人。
期间也遇到过逆境,局势最危险的时候,甚至还亲自提枪上战场。
然而以往遇上的所有麻烦加起来,都没有这次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这麽彷徨。
敌军看似做了很多,又好像什麽也没做,就把吴国逼到了生死边缘。
「陛下,现在的局面是兵部无能,没有能够及时洞察敌军的阴谋。
以至于大战爆发后,我军在各路战场上,均处于被动状态。
臣恳请陛下责罚!」
局势恶化,总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兵部尚书范修文主动站出来,把黑锅背了起来。
「够了!」
「朕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没功夫理会责任划分。
既然知道部署有问题,那麽兵部就该知耻而后勇,洗刷前面失败的耻辱!」
傅皓轩没好气的训斥道。
小弟肯主动背锅是一件好事,但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战略布局都是他亲自敲定的,战场上的主要将领,也是他这个皇帝亲自任命的。
兵部的主要工作,在于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这次会战打的多是防守战,物资都是提前储备的,后勤上并没有出现问题。
责罚兵部,除了令下面的人寒心,没有任何意义。
「多谢陛下教诲!
兵部上下定当吸取教训,在后面的大战中,洗刷前面的耻辱。」
范修文故作激动的保证道,仿佛前线战事不利,都是兵部的责任。
见到这一幕,群臣纷纷投来鄙视的目光。
「陛下,伪朝改变了进攻方向,企图以苏州和扬州为跳板进攻南京。
东王在蜀地和土司打了起来,关中义军也遇到了麻烦,盟友们暂时指望不上。
眼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两个选择。
要麽集中兵力,同敌军在南京决战。
要麽固守南京,从其他战场上取得突破。」
杨敬仁瞪了范修文一眼说道。
兵部尚书跑去拍皇帝马屁,战略谋划反倒是要他这个右相来提,简直是倒反天罡。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
大虞朝的家底,比他们预想中厚实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