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章 车堡(1 / 2)

加入书签

第238章 车堡

弯津军工兵表现太过出色,让蜂须贺正胜这智勇双全的人物起了极大兴趣一路都在谨慎地观察弯津军。

弯津军的士兵在他看起来,隐隐都比一般大名豪族养着的郎党壮一圈丶高半头,体格更是远远胜过那些徵召来的杂兵足轻,大概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或者知多半岛上的庶民就是身体天生更强壮一些?

他说不好,猜不出原因,但只看弯津军的平均体格,也知道这些人并不好惹,单兵作战能力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不能小看这一点差距,就普通人搏斗来说,力量大一点就足够制胜了,更何况战场上挤在一起交战,没那麽多周旋腾挪的馀地,大多数时候就是力大能活,

力小必死。

弯津军的武器装备也极好,一水黑漆防潮厚札片丸丶宽檐桃型铁兜和薄铁护颊,虽没像当世具足那样从头包到脚,人人形似铁疙瘩,但所有要害都满足防护要求了,同时也不失灵活性,战场机动能力也能保证。

仅从丸来看,原野是大财主没错,把这麽一位土兵配备齐全,少说也要花五六十贯,这还不算军服丶鞋袜绑腿丶长枪铁炮丶水壶饭盒雨披之类。

要是算上,一名士兵平均怎麽也要一两百贯,一般低级武士也就这麽一身了,顶多再多些弓箭丶破甲钝器,不会强多少。

蜂须贺正胜看了一会儿,感觉弯津军的装备也无可挑剔,绝对是砸了大价钱的,而精气神—·

弯津军士气相当高昂,奔赴战场毫无畏惧,纪律性更是无可挑剔。行军就是行军,队列整齐,所有土兵都目视前方,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东张西望,扛在肩上的长枪都显得整齐划一,随着行进如波浪般上下起伏,仿佛这些士兵现在脑子里只在想一件事,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别的心思什麽也没有。

蜂须贺正胜忍不住转头瞧了瞧他的手下,队列不齐,厚薄不均,哪怕没人大声喧哗但也有不少人在低声交谈,有种羊群吃完草回家的感觉。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以前他还没觉得有什麽问题,但现在再看看真的是不一样,哪怕他这边五百多人里面有不少积年老贼,不少人手上都有人命,绝对敢打敢杀,但还是感觉输了一头。

原来,这就是强军的感觉吗?

蜂须贺正胜越看越觉得自己以前白活了,有种并底之蛙突然被大鸟叼出并口,挣眼看世界的感觉。

这种感觉甚至让他有些灰心丧气,想建功立业的心思都有些淡了。

如果并川地区之外都是这种水准的军队,那他还真不如继续窝在蜂须贺乡,

做做水运生意,不然出来也是白白送死。

不过他很快又摇了摇头,暂时把这种想法丢掉了,至少美浓那边不一样,那边的军队和他的「川并众」差不了太多,顶多就是甲比他们多丶比他们好,但也没到了不能打的地步。

弯津军应该是比较特别的。

他越发对弯津军好奇起来,再次去细看时,发现这时他身边已经换成了大批铁炮手,而这些铁炮手护具更简化一些,丸只剩了胸甲,但作工同样精良。行进时队列也同样整齐,只是这些铁炮手队与队之间,还携带有大量马匹车辆。

马都是好马,以强健又年轻的挽马为主,除了毛色有差异,牙口看起来竟然都差不多,很符合他对弯津刚刚建立起来的刻板印象一一什麽都整齐划一,人人都一模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特意要求后又长久训练,硬生生弄出了一种诡异感。

而这些挽马拖着的车辆也很特别,辐车形制,超级笨重,车轮丶车壁极厚之馀,车相上还加装有大量可以竖起的包铁开孔挡板。

同时,有些车还非常长,里面拉着东西,只是用桐蜡油布盖着,不掀开看不出是什麽。

作为运输车辆来说,这车笨重过头了,多了太多没用的东西,但不是运输车辆,弯津军为什麽要带看它们?

用来冲阵吗?

日本自古以来比较封闭,山地河川占比又超过80%,平原极少也极零碎,战争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战车纵横的场面,蜂须贺正胜仔细看了好一阵子,也没看出这种「弯津战车」到底是干什麽的,只能推测是种战车。

原野也带着阿清和一些军官在观察这些「车堡」。

这玩意是新产品,属于弯津海军反哺弯津陆军的成果。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弯津陆军在「卖货远征」中出的铁炮手换来的分红。

体现形式主要是挽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