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迁惠陵令!(1 / 2)
第468章 迁惠陵令!
「仲谋有无才德,朕心有所知,既下文书从吴郡召征来,就是对你刮目相看。」
相比于心里打鼓的孙权,刘备却感慨说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孙坚还是生了俩能干的儿子。
再加上曹孟德,或司马仲达,都是培养儿子一把好手。
不过这一次,让他们都来为大汉发光发热,争做汉家忠臣。
刘备目光警向前方的孙权,心里暗道。
接着便摆手让他们都退下去做事,自己则命中书台官吏撰写公文送至关中丶荆州,让二地负责平定蜀乱。
想到河北豪族的势力仍然不小,刘备思索了片刻,立马有了对策。
遂问旁边长须官吏道:「阳宫殿修得如何?」
「回陛下,南宫与北宫里面的诸多宫殿已经修完成,其中前殿和云台,以及城外灵台的防火措施,工匠们更是用了多层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隔绝火势蔓延。」
听见天子有问,长须官吏立即拱手回答道。
中书台内部也有分曹办政,相当于另一套小六部,他负责的工曹文书,从尚书台或各州郡上书来的修建之事,都要经过工曹分类。
除此外,还要做到提醒天子,以及督促尚书台送来最新的公文。
听见此话刘备不禁笑道:「这些年倒辛苦了公达,一直在阳为汉家修建宫殿,在废墟之上重新造一座京都。」
董卓西迁长安把阳烧成焦土,连云台里珍藏的图书丶户籍丶珍玩丶各种周代以来的古籍竹渎,都遭烧毁殆尽。
还有城外观天象与气候的灵台,以及阳嘉元年张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一起没于大火之中。
这无疑让好奇的刘备感叹不已,没看到真正的地动仪,不知效果究竟如何,南阳张氏也没留下张衡制造器具的记载。
刘备惋惜各种书籍毁于战乱,便在编修汉记时,让祭酒与博士选择出精彩篇卷,使百姓工匠刻字在碑,置放在新的云台宫殿,作为汉记的备份。
汉记的编纂,在建兴元年便已开始,天下安定后,参与编纂的队伍多达千馀人。
如今已有六百七十九卷,凡天下有字诞生以来,所有事宜无不包括。
追溯到上古时期,除去书籍的记载,还要拿出实物作为佐证。
一时之间天下宗族掏出自己的家族底蕴,各种陶器残片,缺失的器具,纷纷用马车送来阳。
这让卢植丶张俭丶赵岐等人直接抓瞎,上面的文字图案根本看不懂,如何翻译撰写。
因为有些人浑水摸鱼,自己伪造上古文字,使筛查之事难度倍增。
刘备得知此事,命他们只需筛选分辨文字真假,再另开一卷,将文字原样记录就好。
为了不使汉记失传,又让献出自己珍藏书籍的宗族抄录其中数十卷,就连平时赏赐大臣,也会拿出书卷让他们抄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