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淡水新县(上)(1 / 2)
第836章 淡水新县(上)
大概从十月份开始,第一批百济战俘一共四万人便上了流求岛,砍伐树木荆棘,驱赶毒虫猛兽,平整土地,修建道路。
他们所处位置在流求岛北部,紧靠淡水河北岸。
紧接着第二批六万新罗民夫也上了岛,他们也同样负责开发淡水河北岸,隋朝集中人力物力,用半年时间,先把淡水河北部初步开发完成。
淡水河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这里天气炎热多雨,植物生长茂盛,上方是高大的树木,中间是粗壮的藤蔓交络,下方则长满了各种荆棘杂草,杂草甚至长得比人还高,泥土里,毒蛇丶蜈蚣丶蝎子等各种毒虫遍布。
这样的环境让人看见就头皮发麻,但四万战俘在隋军的驱逐下,只得硬着头皮砍伐森林,整整干了一个月,他们只推进了约五里的土地,却付出近七百人死亡的代价。
不过刚开始死亡的人比较多,随着工程继续向前推进,战俘们的经验也丰富起来,他们知道了怎麽对付毒虫毒蛇,死亡的人也越来越少,进度也开始加快。
新罗人负责地段也是一样,新罗民夫刚开始经验不足,不断有人被毒蛇咬死,但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率迅速下降,开发效率也提高了,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一条毒蛇出现,吓得几百人一起逃跑,到了后来,一个农民就能干掉几十条毒蛇。
但主要还是得益于发现了一个硫磺矿,众人取硫磺磨成粉,随身携带,并在草地中抛洒,驱毒虫效果非常好。
这天上午,几百条船大船驶入淡水河靠岸,下来无数身材矮小的男子,还有两艘船是涂脂抹粉的女人。
这是从九州招募的倭国农民,一共五万人,十文一天,这个价格对于两三文一天的倭国人,无疑是高价,倭国人争先恐后报名。
又在长崎招募了六百多名过气的妓女,让她们来流求发挥馀热,挣一笔养老钱。
倭国农民负责烧砖建城,修筑道路丶修建码头,挖掘树根,一共十五万劳工在淡水河北岸劳动,三座大营延绵二十里,由一万隋军负责看守。
整个淡水河北岸成了一个巨大大工地,十几万人干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大片大片的平整土地渐渐成型了。
与此同时,每天说一句汉语运动也在劳工中悄然展开,只要两年会说一千多句汉语,交流就没有问题了。
将来他们回国后能获得大隋海外臣民户籍,无论税赋丶土地都能得到巨大好处。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除了个别人比较抵触外,其馀无论新罗人丶百济人还是倭国人都在积极学习说汉语,每天劳工们互相交流,增强记忆。
……….
时间一晃到了次年二月,闽县码头上,一千五百户大隋百姓扶老携幼开始登船了,这是第一批自愿去流求生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奴隶,他们都想去异乡重新生活,当他们得知朝廷招募去流求岛生活的百姓,开出的条件让所有人都怦然心动。
每户有一亩的宅地,给永业田百亩,百年免税,每户给一头牛丶一头毛驴,孩子可以免费读书,保证每户每年百贯钱收入。
这麽好的条件,无疑是地主家了,报名的百姓十分踊跃,很快就超过了五千户,五千五百户会在两个月内分三批过去。
第一批抽中了一千五百户,他们带着家人丶家产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出发了。
两天后,十几艘大船缓缓驶入淡水河,站在甲板上的百姓看见一望无际的田野,看见高高矗立的县城,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