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832差别(1 / 2)
第833章 832差别
虽然大家伙刚开始干活的时候兴致都很高,但毕竟是坐惯了办公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笑声就少了很多,不少人站起来捶腰的频率也高了。
苏庆祥站起来捶腰的工夫,就指着一骑绝尘的余英问方圆道:「老方,这姑娘是你们部门的?速度不慢嘛。」
「嘿,从天水过来的,一直在火车车顶趴着,车到了押运处才给劝下来。看她那模样,我没忍心赶她走。」方圆放下镰刀,用袖子抹了一把汗,从兜里掏出烟来散给苏庆祥一根,继续说道:「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这几天在押运处,又是除草,又是扫地擦玻璃,没有一天是闲着的……」
方圆原本没打算将这事告诉苏庆祥,不过他也不是藏着掖着的性子,既然苏庆祥问,就把打算给余英办户口的事给说了出来。
「这事……倒是合规矩。」苏庆祥本来想说钻空子,但对象是余英这麽一个死里逃生的勤奋姑娘,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
「再等两天看看吧,这边生产队给列出的对象净些歪瓜裂枣,我觉得配不上这麽好的姑娘。」说起这事,方圆就来气,什麽瘸子丶鳏夫丶老光棍,这不是欺负人吗?
苏庆祥听方圆这麽说,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虽说现在提倡婚礼简办,但不代表降低择偶标准。
有城市户口的瘸子丶瞎子,甚至痴呆的都能从农村讨个不错的媳妇延续香火,只要女方点头,就算是妇联介入都不好使。
对于从外地来四九城讨生活的妇女来说,只要能落户有口饭吃,恐怕她们在问到能不能嫁给五六十的老光棍时都不会犹豫。
「找婆家的事先往后放放,我看大家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照这个势头下去,咱们的进度恐怕赶不上生产队了。」苏庆祥看着不远处的生产队,虽然一个个皮肤黝黑丶穿着破旧,看着动作也不快,但那边配合的好,效率比这边高出一大截。
「咱们头一回组织这样的劳动,经验不足,跟人家学习呗,把咱们的人分成几个连队试试吧。」方圆也注意到了自己这边的速度,也就余英能比那边快一点,其他大多数人的进度都不大行。
「也是个办法,我去跟部里的同志商量一下。」苏庆祥点点头,觉得方圆的这个想法可行。
根据市局与部里达成的默契,农场是属于邮电部的,市局这边负责出力,虽然此次前来参加劳动的人以市局职工居多,但苏庆祥没有自专,而是给予了上级部门充分的尊重。
部里同志对于市局的安排没有过多干涉,几人在地头蹲下用小石块在地上写写画画一番,就把连队架构给定了下来。
虽然有了计划,但苏庆祥没立马公布,现在职工丶学生分布在好几块田里,如果把人召集起来,无论是劳动节奏还是收割速度都会受到影响,他打算回去吃饭的时候再把这事公之于众。
歇歇停停,在八点多的时候,好几个生产队的小伙子推着一车蒸好的馒头送到了地头。
看着社员停下手中的活去吃馒头,邮政这边仿佛闻到了馒头散发出来的香味,有人按捺不住的问道:「苏处,咱们什麽时候开饭啊?」
「同志们!再坚持半小时,咱们一块回去吃饭!大家相互转告一下!」听到有人问,苏庆祥将双手拢在嘴边,做了个大喇叭,大声公布道。
苏庆祥提前跟生产队了解过,生产队这边将乾粮送到地头,是吃完接着干农活的,他原本是打算让职工轮流回去吃饭,但由于重新编队的事情,索性今儿上午早一会收工。
听到苏庆祥这麽说,职工还好些,那些初中生就没有了昨晚的兴奋劲,有几人还哀嚎出了声。
「嚎什麽嚎?看看咱们的社员兄弟,他们叫苦了吗?看看那些还没有麦子高的小社员,他们停下了吗?你们一个个人高马大的,怎麽好意思叫苦喊累?!」这回带队老师正在现场,听到学生发出的动静,立马指着那几个害群之马的鼻子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通骂。
众目睽睽之下,那几个初中生惭愧的低下了头,不光不再出动静,反而在动作上麻利了几分,试图用实际行动洗刷刚才作怪所带来的羞耻。
半小时时间很快,随着苏庆祥一个招呼,大部分前来参加劳动的职工丶学生三三两两的走出了麦田。
唐植桐不紧不慢的将刚割好的麦子捆好,一手一个拎到地头。
地头有一辆独轮车,这种车只要捆好,能推十来捆麦子。
唐植桐又往返几趟,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割的,只要看到地里没人管的,就捆好拎过去。
正当唐植桐将麦捆往车上装,要用绳子拢住时,余英跑了过来:「唐大哥,额帮你。」
「谢谢,你扶着车子,我自己拢一下。」由于独轮车的中部较高,如果没有人扶着,容易失衡。
在余英的协助下,唐植桐很快将麦捆绑结实。
独轮车的车轮是木头的,这种车的平衡性不太好掌握,在推车之前,唐植桐吐口唾沫在手心,两手相互搓一下,这样能有效增加手和车把之间的摩擦力,更容易把控车。
唐植桐捞起车把之间的畔带往自己脖子上一放,两手抓稳车把,下盘扎稳,双腿和胳膊一起发力将独轮车抬了起来。
余英啥话都没说,默默地走到车前,把车前的拉绳往自己肩上一放,上身前倾,卖力的往前拉。
虽然木轮的独轮车不太好推,但有馀英的帮忙,唐植桐还是轻快了许多。
一路沉默,待来到麦场,这边除了几个抬着筐的小不点,筐里是他们今天上午的劳动成果——碎麦穗,还有忙着卸麦捆丶解麦捆的社员。
麦捆是用草绳捆起来的,草绳的数量有限,在麦收的时候得循环利用。
「老乡,辛苦了。」唐植桐见麦场被社员打理的井井有条,也就熄了自己另起一堆的心思,在这停好车子,就地卸货。
社员见唐植桐很好说话的样子,又穿着四个口袋的衣服,于是在接过麦捆的时候,悄悄问了一句:「领导,咱这都成农场了,怎麽不见有收割机过来?」
「收割机?」唐植桐一愣,机械的名字从一个满口黄牙的社员嘴里蹦出来,多少有些不太搭调,他是从哪儿听说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