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7章 不施农药的中药(1 / 2)

加入书签

方县长跟林三七碰了碰杯,这才慢悠悠说道:

「我们陕省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和传统医学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分之一,自古就是国内中药材重要的适生区。

秦岭横贯东西,陕北黄土高原丶关中平原丶陕南秦巴山区,纵跨温带丶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物种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现有各类中药材3291味,植物药为2730味,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重点品种达到283种,占全国的77.7%。

什麽丹参丶天麻丶绞股蓝丶黄精等7个品种,陕省产出最多。而商洛丹参丶子洲黄芪丶镇坪黄连丶太白贝母丶镇巴大黄等18个品种是我们陕省特有的。

噢,还有一个林麝,所产麝香享有「秦香」之美誉,国内90%以上麝香都是我们陕省出产的,这个林部长应该最清楚,我记得大多数麝香可都给了您。」

林三七尴尬地笑了笑:

「的确,国内的麝香几乎都在我那了,我这是造了多少杀孽,害死了多少头林麝啊。所以从现在开始,林麝你们就不要杀了,我也不再采购了。」

林三七也是后来才知道,林麝被杀得太惨了,在陕省几乎要灭绝了。

林百亿虽然爱财,但也不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来被后世的动保人氏给唾弃。

甚至他还想出笔钱,成立一个林麝保护基地,让林麝能繁衍生息。

等等,自己什麽时候变成了虚伪的黑心资本家?为了钱先杀了林麝,然后再假惺惺要保护林麝了,太黑了。

当然林三七不准备采购林麝的原因是,六十年代全国的产量,包括之前上百年的存量,以及全国捕杀林麝透支的产量,全部在他手上了。

几乎是上下150年之内的产量他都拿到了。

有这20多吨的麝香,岭南堂足够用了,是时候让林麝放养生息,繁衍后代了。

实在哪一天不够了,将来不是又可以继续,咳咳,采嘛……

反正黑心资本家说的话什麽时候算数过?

林三七在内心自我谴责,方县长则在继续吹牛:

「不是我吹牛,我们陕省素有「天然药库」丶「秦地无闲草」丶「中药材之乡」等美誉,形成具有陕省特色的道地药材——秦药。」

「秦药?」

林三七一听又奇怪了,他在国内听说过什麽藏药丶蒙药丶维药丶傣药和苗药,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秦药」。

方县长对林三七的惊讶表情显然一副预料之中的感觉。

「对,就是秦药,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太白七药。

说到这个太白七药,那是我们陕省秦岭地区特有的七种传统中草药组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药用价值,常用于民间治疗风湿丶跌打损伤等病症。

包括活血化瘀的桃儿七丶祛风除湿的长春七丶散寒止痛的金牛七丶能清热解毒的朱砂七丶能消肿散结红毛七,以及健脾消食的荞麦七。

还有一个跟林部长名字一样的,能止血生肌的太白三七,这七种药组成的一个药方非常经典和高效。

其他我们陕省,我们西安,包括我们临童,中药种类非常多。但要说到中药生产基地……」

方县长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

「现在国内的形势不是太好,早几年全面清退城市人口,这导致销量下降了一大截,毕竟看病的人少了,中药的销量也跟着减少。

再一个,国内目前的医院还是太少,又清退了一大批中医生回老家。

尤其是现在有人提倡西医,觉得只有西医才能救中国,这也导致中药销量又跌。

别的不说,林部长应该听过萧龙友丶施今墨这批老中医吧?」

林三七点点头,没多说,心想这些可是我正宗的师父,现在还是自己秘密养着呢。

当然这事他也不会宣传,国内马上要进入多事之秋,尽量低调,过几年他可能都不一定敢随意离开宝安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