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6章 法外开恩(2 / 2)

加入书签

……

时间已到下午,费禕也率着数名骑兵快马赶到了汉军下辨大营所在之处。

大军尚在武街的时候,费禕就被诸葛亮派到了魏延军中,随军到达狭山之后再度西向直抵武都,这倒是费禕这次北伐之中第一次来到下辨。

还未入城,费禕就被城外的景象一时惊到了。

城西之处宛若一个巨大的工场一般,伐木丶制木的队伍往来不绝,制好的鹿角丶木栅塞满了城西北侧的空地。

而城西的南侧,则整齐的塞满了许多新制的木车。士卒们还将向城中运送辎重丶空载驶出城池的辎重车加以改造,也在上面加上了围着半边的木板。

这些木车,便是平地御敌制约骑兵的关键物件了。丞相所传的八阵兵法之中,车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费禕只是大略一看,就明白诸葛丞相的意图了,那便是准备在下辨与魏军决战,若非如此,定是用不到准备如此多的器具。

入了城内,费禕径直入了城中的丞相行营处,稍作通禀,得了允许后走入堂中,拱手禀报导:

「禀丞相,属下从魏文长军中回来了。」

「文伟?」

诸葛亮略一挑眉,看了眼费禕之后,似乎并不惊讶,开口问道:「上次来信之时,文伟并未说要回来,今日又来的急,是应文长之请来的吧?」

「丞相明鉴。」费禕略一欠身,并未多言。

「入席吧。」诸葛亮轻叹一声,又接着翻阅起了桌上摆放着的简牍。一卷卷竹简码在桌案上,摆成小山似的形状,连身后的木架上都放满了文书,桌案旁边的地上也堆了几堆。

此番北伐之时,军中大事小情,丞相关心的愈加细了起来,大到粮草丶军情,小到军中刑狱丶执法,都要亲自看过一遍之后才能安心。

这般沉浸在公事之中,费禕也不敢打扰了他的心神。

费禕不急,坐于席上,双目注视着地面,心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等了小半个时辰后,诸葛亮这才处理好了手上的事情,发声问道:

「文伟,文长是要来让你问些什麽?」

费禕道:「禀丞相,一是李正方之事,二是守备狭山的军略。」

诸葛亮不慌不乱,目光平和的看向费禕:「李严之事,文长军中有几人知道?」

费禕想了一想:「丞相,只有魏文长丶属下丶刘南和,还有军中一名冯姓司马知情,再无旁人知晓。」

诸葛亮道:「下辨大营之处,也只有本相与杨长史丶蒋参军二人知情。李严要走,损不了大汉的根本,反倒去一锢疾,由他去吧,勿要声张,待回军之后再论。」

回军之后再论?

丞相这麽淡定的吗?

费禕努力说道:「丞相,可是大汉朝中情况丶北伐军中情况,李严此降魏贼,定会和盘托出,又当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诸葛亮胸膛起伏了几下,竟也高了一个声调,平静的面孔上难得显现出愤恨之意来:「陛下启用李严入军中,我又给了李严参军之职,李严自己弃国丶弃家丶弃身,在前线临敌军中投奔魏贼,我又能如何?」

「此时与丞相并无半点干系,皆是李严一人作恶!」费禕喉结微动了一下,拱手小心说道:「丞相,但属下此前在文长军中,也的确见到文长数次以言语辱及李严,此时若细究起来,文长也应有责……」

「此事到此为止,李严一人之罪,勿要牵扯他人。」说罢,诸葛亮霍然起身,深吸了一口气后,镇定说道:「文伟,文长那边的军事,你先不必管了。你来为本相拟一封文书。」

「遵命。」没人敢在诸葛亮动怒的时候规劝半分,费禕也是如此:「还请丞相示下,要写些什麽。」

诸葛亮沉声说道:「速速传讯吴子远,捕拿李严之子李丰,即刻解送往成都。此人送抵成都之后,将李严全家及亲属流放至哀牢县,交由马幼常看管。」

费禕轻叹一声,认真执笔在竹简之上写下了这番文字。

马谡在去年给丞相写过一封悔罪信后,丞相与他几乎三月就要往来一次书信。

而李严此罪,按律法是要诛三族的。

诸葛丞相以相府之权治理益州,做不到昔日先帝赦黄权一般法外开恩,也没有皇帝一般的权限。流放李严全家,已是格外开恩之举。

费禕写着写着,又叹了一声,乃是因为费禕想到李严家中加上亲族只有十馀人,根本轮不到扯到三族的范围。

而魏延?作为北伐军中的首位领兵重将,丞相又如何会处罚他半点呢?(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